魏某,男,5岁,2019年11月7日就诊。
患儿3天前出现咳嗽,发热,最高温度37.8℃,咽痒即咳,咳时伴呕吐,辅助检查:血常规白细胞增高。患儿家属寻求中医中药治疗,患儿舌淡红,苔薄白,脉滑数,二便调.给予小柴胡汤加减:
柴胡6g 党参5g 姜半夏3.5g
黄芩5g 炙甘草3g 荆芥4g
淡豆豉5g 苦杏仁4g 桔梗6g
伊贝母6g 金银花10g生姜3片
大枣5枚
X7剂,水煎400ml分两次饭后温服。
2019年11月14日复诊。患儿服药后不再发热,复查血常规白细胞已正常,中性粒细胞偏高,患儿咳嗽明显减轻,扁桃体I°肿大,舌偏红,苔白腻,继续予小柴胡加减:
柴胡6g 党参5g 姜半夏3.5g
黄芩5g 炙甘草3g 茯苓8g
陈皮3g 苦杏仁4g 桔梗6g
伊贝母6g 金银花10g生姜3片
大枣5枚
X7剂,水煎400ml分两次饭后温服。
陈老按语
感冒,是临床最常见的一个疾病,但是等到来我们中医门诊看病的,不易见到麻黄汤证,也不易见到典型的、单一的桂枝汤证,原始病很少,大多因失治、误治,病情已传变,这是我们常说的坏病,坏病多在半表半里之少阳,小柴胡汤证最常见。
图片
本期投稿人:张慧
注意:文中涉及所有方剂药物及治法为学习参考之用,每个人体质不同,证型不同,切勿自行用药,有身体不适,及时就医!
图片
END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股票网上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